我國食用菌產業正處于一個激變的年代-2014食用菌年會
劉自強秘書長指出,我國食用菌產業正處于一個激變的年代,需要學會“跳岀三界外、不在五行中”,跳岀食用菌行業看食用菌,發展食用菌產業需要“跨界”和“互聯網思維”
我國是世界上食用菌生產大國,但不是生產強國。從2001年起,我國引進食用菌工廠化栽培,2008年開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迅猛發展,截止目前,我國已出現日產300噸的大型食用菌工廠:上海雪榕,日產200噸以上的食用菌工廠化企業:如意情、眾興,日產100噸以上的食用菌工廠化企業:上海光明森源、江蘇華綠、福建萬辰等等。2008韓國金針菇進口時,韓國人曾經說過,中國食用菌產業有三大優勢:勞動力便宜、原輔料便宜、中國國內市場大。劉自強秘書長講到:實際上,從2013年起中國食用菌產業面臨勞動力成本和原輔料成本上漲,前兩大優勢已喪失,目前只剩下國內市場大的優勢,除此之外的另一大優勢是中國企業很有錢,由于短短6-7年走過日本、韓國、臺灣20-40年的發展歷程,食用菌產業基本知識不扎實、缺乏,缺菌種、技術、設備、人才、管理、營銷等。劉自強指出,我國食用菌產業正處于一個激變的年代,需要學會“跳岀三界外、不在五行中”,跳岀食用菌行業看食用菌,發展食用菌產業需要“跨界”和“互聯網思維”。